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嘉兴撤地建市,掀开了发展历史上的新篇章。
这风云激荡的30年也是嘉兴民营经济崛起与发展的30年。
从不允许到允许,从不承认到承认,从承认到松绑,从松绑再到放开手脚,鼓励发展,这风云激荡的30年也是我市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的30年。
民营经济——一个庞大的崭新的存在于嘉兴经济版图上的新群体,日益成为嘉兴经济的重要支撑点。
一组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极好地佐证了这一点。据初步核算,2012年我市民营经济总量达1804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近63%;2005至2012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1.9%,高于GDP年均增速0.1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2012年全市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3.7%,接近四分之三。
回首嘉兴民营经济走过的发展之路,我们发现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思想解放,还是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以及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30年来的每个时期,无不显现政府的远见卓识与基层民众喷涌而出的创造力。他们之间互为依存、又互相呼应。
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春风中破土
1983年,嘉兴撤地建市的年份。也在那一年,邻近杭州的海宁小镇许村悄悄起着变化。
当年4月,在浙北农村还是镇办、村办企业一统天下的时候,许村镇荡湾村一个名叫沈咬荣的农民就联合16户农家出资14万元,办起了第一家联户企业——荡湾村联合纺织厂。
对于人均仅6分耕地的许村来说,这是“穷则思变”的一条出路。然而,两台铁木织机“咔嚓咔嚓”的织绸声,让当时的村、镇、县三级领导干部心烦意乱:“这到底是姓‘社’还是姓‘资’?是让其生,还是让其死?”
最终,“先看看”的想法占了上风。当年镇党委书记凌荣华的理由十分朴素:“它可以让农民富起来,又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国家提供税收。何必去制止呢?”
就在这“不争论”的可贵氛围中,许村个私家纺产业迅速壮大。
这种“放开手脚干”的不干涉态度在1984年、1986年和1989年的三次“许村会议”期间进一步形成共识。
分管工业的时任嘉兴市副市长的赵冰介绍,撤地建市后嘉兴全市工业产值总量小,亟待寻找经济发展新突破口,这也是当时召开许村会议的初衷。
三次“许村会议”,从致力于发展乡镇企业的“苏南模式”到后来的发展个私经济的“温州模式”,思想的藩篱被逐渐打破。不过是否要发展个私经济一直到1991年都尚有争议,“不发展”的声音在当时还是占据了上风,发展私营经济是“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未曾停歇。
然而,有着顽强生存力的私营经济却在争议中呈现燎原之势。1988年,朱张金靠东拼西凑的2.5万元创办了卡森集团的前身海宁华丰制革厂;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李勤夫的带领下,1983年时固定资产只有500元的新仓服装一厂,利润达到了200万元……
专业市场的萌芽也发生在那个时期。1986年,市工商局向市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建设专业市场的意见和建议。从那之后,海宁的皮革业、嘉善的木业、桐乡和秀洲的羊毛衫业、平湖的服装业、桐乡和海盐的化纤业……以工业为主体、以市场为补充、集聚集群式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在我市逐步形成。
上世纪90年代,唱响春天的故事
1992年,又是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
这一年,小平同志前往深圳、珠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中国改革史上著名的“南巡讲话”。他提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建设的步伐要更快一点,并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确立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给私营企业家和个体工商户吃了一颗定心丸。
党的十五大在所有制问题上实现了新的突破,私营经济从“补充”地位上升到了“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有了更为广阔的政策空间,我市民营经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截至1999年底,全市个私企业总数已达13.59万户,从业人员49万余人,实现现价总产值610亿元。个私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量的52%。那一年,为进一步发展个私经济添后劲、打基础,我市还专门召开了全市个私经济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市区个私经济的报告》,并建立个体私营经济管理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全市各级政府和部门都把发展个私经济作为振兴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在这一黄金时期,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热情被进一步激发,他们开始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上演了一幕幕精彩剧目。陈士良和桐昆的故事,就是其中精彩的一幕。1991年,当年仅28岁的陈士良接过奄奄一息的桐乡化纤厂。从此他的命运便和这家企业联系在了一起。在他的带领下,1994年,集团营业收入一举突破1亿元,摆脱了困境。此后,桐昆的发展速度更是势不可当。从1亿元到10亿元,仅仅用了5年时间;从10亿元到50亿元,仅仅用了4年时间。一次次奇迹般的跨越,陈士良最终带领桐昆成为全市第一家规模超百亿元的企业。
新世纪,抓住开放机遇加速腾飞
进入21世纪以来,宏观政治、经济大环境不断出现促进民营经济的“利好消息”。2001年,中国敲开WTO大门,正式成为WTO成员国之一。嘉兴民营企业也与世界打通了围墙。
进入新世纪以来,身处开放的全球格局之中,我市大力推进平台建设,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广大民营企业充分运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积极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汲取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
这一时期,不少本土的民营企业开始通过与外商的品牌合作、引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来提升自身实力。如雅莹公司在2004年与意大利百年服装企业MiroglioS.P.A公司合资,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从此这个本土传统的服装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此后,通过引入意大利的设计技术,雅莹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创造了连续多年销售收入增长40%以上的发展奇迹。如今,它已跻身“中国十大女装品牌”行列。
除了吸纳之外,这一时期嘉兴企业也迈出了向外扩张的第一步。
目前,由巨石集团投资的玻璃纤维生产基地正在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紧锣密鼓地建设,一期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其实从2005年开始,巨石集团就开始谋划“走出去”,在经历从“怎么走”到“走哪里”的过程后,目前已拥有上千个国外直销点和代理商,并在国外设立十多家公司。
带着产品、品牌闯荡国际市场的嘉兴企业远不止巨石一家公司。可以说,无论是矿产、农业等资源开发,还是打造全球营销网络、输出产品和品牌,抑或是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有利时机实现海外抄底并购,嘉兴企业都做得有声有色,创造出了不少成功的案例。此外,随着开放意识的增强,嘉兴民营企业家的理念得到更新,通过开放股权引入战略投资,境外上市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2013年,而立之年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嘉兴撤地建市30年来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民营企业的创业史。
在这部创业史中,广大民营企业立足嘉兴,放眼世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在嘉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推动发展的主要力量、促进就业的主要渠道、扩大税源的重要来源、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支撑。
如今民营经济“二次创业”浪潮再起,作为嘉兴发展实力、活力和潜力的集中体现者,民营经济再次让人延伸出了无限遐想。
如果说“一次创业”是嘉兴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那么“二次创业”则是民营企业主动顺应宏观形势、竞争环境、资源条件等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手段,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转型升级步伐,从而保持传统比较优势,或者塑造起新的比较优势的一个过程。它可以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某一领域内的更新、突破或是跨越,也可以是产业业态、经济形态的升级换代。
企业转型、政府转变,我们期待着嘉兴民营经济在下一个30年的精彩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