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19日,全省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建设推进会在台州市黄岩区召开。会上,为2023年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省级示范点授牌,发布了优秀实践案例。我市新盛达共富工坊、博宏残疾人之家共富工坊、青莲食品共富工坊等3家工坊成功入选2023年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省级示范点,雨露空间共富工坊《构建“党建+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共富工坊”模式》、真真老老共富工坊《用一片片粽叶架起了“致富桥”》、双箭阳光共富工坊《党建引领助残共富 联动赋能暖心同行》等3个案例入选全省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优秀实践案例。
2023年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省级示范点
新盛达共富工坊
新盛达共富工坊于2022年建设完成,根植党建联盟、坚持共富理念、盘活闲置资源、接轨数字技术,2023年成为嘉兴市首批市级示范“共富工坊”。共富工坊占地600平方米,以不锈钢、碳钢螺钉为主要经营产品,以螺钉螺帽包装为工坊业务,每月产量900吨以上,共设立36个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群体岗位,人员平均年龄58周岁,平均每人月增收达4300元。
同时通过打造“数字+工坊”模式,线上开发新产品、打造企业品牌、联通销售渠道,线下组织集中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实现“可持续性造血”发展模式,“智能计量”模块使每个岗位工种生成产量分析图,全力筑牢共富工坊运营的数字基础。
博宏残疾人之家共富工坊
博宏残疾人之家共富工坊面积1410平方米,投资近200万元,于2021年1月正式运营,打造集生活照料、劳动就业、康复服务、技能培训、文体活动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两年多来,博宏残疾人之家共富工坊在充分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同时,坚定打造博宏模式和品牌,让残疾人得到健康发展、增长技能、有效康复、个体转型,实现“星星闪耀”,至今共定向安置残疾人64人次。
博宏残疾人之家共富工坊内部管理规范、活动丰富,特别是在管理方式、与其他部门资源共享整合等方面有诸多创新,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2023年4月获评嘉兴市首批示范共富工坊,5月获评平湖市最佳助残共富项目。
青莲食品共富工坊
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秉持“为社会提供优质食品”的企业使命,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商会企业+党建联建+共富工坊+定向招工”的共富机制,与部分商会企业、县农业农村局、浙江大学动科院饲料所、嘉兴南湖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等签署党建合作协议,成立金猪产业“数智青莲·龙头带富”党建联建,打造青莲食品共富工坊。与周边望海街道青莲寺村、兴隆村等10个村社签署定向招工协议,体系化打造了1个县级共富实验室、1个共富车间、N家共富门店以及1个青莲·景宁“山海协作”共富农场。
作为海盐县第三批市级培育“共富工坊”(县级示范点),青莲食品共富工坊累计招工300余人,其中共富车间定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20余人,整个工坊实现人均月增收4000余元,切实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共同富裕。
全省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优秀实践案例
构建“党建+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共富工坊”模式——雨露空间共富工坊
雨露空间共富工坊2022年10月正式运营,以60余家雨露空间实体门店为基础,针对剩余劳动力、闲暇人员,推出鲜切加工、采购、包装等定向岗位。
一是村企合作,互利共赢。雨露空间共富工坊与嘉善县三里桥村签订厂房租赁合同,村集体每年可获得约300万元租金。在长秀村建设雨露空间生鲜水果智慧冷链物流项目,建成后预计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二是品牌驱动,创效增收。探索“工坊+品牌”模式,通过“线上团购+线下零售”同步发力,在嘉善县6家门店打造助农展柜,以高出市场5%的价格收购长秀村优质水果,收益的5%形成村级共富基金。
三是技术支撑,提升技能。邀请农技专家为员工每年开展2次以上的技能培训。邀请专业老师进行直播培训,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以直播带货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并提升种植户销售技能。
用一片片粽叶架起了“致富桥”——真真老老共富工坊
真真老老共富工坊建立在嘉兴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粽子生产车间,每年定向吸纳周边剩余劳动力50余人,人均增收约5000元/月。
一是党建引领,激发共富动能。真真老老公司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坚持以“党支部+龙头企业+共富车间”带动增收模式,打造“致真”党建品牌。
二是村企联建,创新共富模式。建立“党建联合体+产业联合体”发展新模式,依托胜丰村美丽乡村资源,将粽子文化植入乡村旅游,设立真真老老粽子门店、农产品直播基地,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是精准赋能,增添共富力量。洗叶、裹粽车间优先向周边结对村提供招工岗位,以加工计件制等模式促进村民灵活就业。设立“共富课堂”,定期开展技能培训,为低收入困难农户就业增收开通“绿色通道”。
党建引领助残共富联动赋能暖心同行——双箭阳光共富工坊
双箭阳光共富工坊由双箭股份投资近600万元成立,集日间照料、技能培训、文体活动、康复服务、辅助性就业等功能于一体,帮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走上共富路。
一是多方联动,汇聚共富动能。建立“携手共富”“爱在农工”社会服务基地等,共计吸纳周边村社残疾人员160余人,为员工提供轻便、简易、劳动强度较低的工作岗位,带动当地残疾人就业增收。
二是线上线下,推动融合发展。多渠道拓宽销售路径,在淘宝开设“创业小店”,售卖工人们制作的编织篮等手工艺品。并邀请人气主播到工坊开展公益带货直播,让残疾人制作的手工艺品网销全国。
三是社企合作,促进能力提升。不断探索链接社区资源,先后组织参加各类技能培训300余人次,为残疾职工实现了辅助性就业,帮助增加收入,达到“学一技之长,谋一生幸福”的目标。
(供稿:工商经济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