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计】开展企业技术中心“千人培训”
【举措】“千人培训”答疑解惑
企业技术中心,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竞争需要设立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机构,被誉为支撑和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最强大脑”。
市经信局组织开展的企业技术中心“千人培训”,是指组织院校、协会、企业专家下基层,围绕企业技术中心申报与认定、首台(套)申报与认定,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指导和服务。
今年3月,全市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推进现场会在嘉善召开,会议特别邀请了浙江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的专家,为与会企业解答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申报和评价过程中的规范和注意事项,并就评审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解答。
本着“让企业少跑腿”的服务理念,企业技术中心“千人培训”共设8场,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实现了走到企业身边开展服务。此外,市经信局建立了微信群及QQ群,邀请全市相关企业和专家加入,及时为企业提供在线答疑解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加强政企间的联系,共同推进我市的企业技术创新工作。
【故事】凯实生物迎来爆发式增长
人事部门在抓紧时间“招兵买马”,研发部门在紧锣密鼓搞研发,生产车间在争分夺秒赶订单……走进一个多月前“搬新家”的嘉兴凯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记者从眼前的忙碌景象感知着这家制造业企业的蓬勃朝气。
今年是凯实生物落户嘉兴科技城的第十年。从6000平方米的租用空间搬入占地18亩、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的自建厂房,是凯实生物送给自己的一份别具深意的“十周岁礼物”。
作为一家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内仪器研发和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凯实生物在过去十年锻造了一条惊人的增长曲线,2018年的主营业务收入顺利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国内第三方仪器研发和制造领域的先行者。
凯实生物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其对技术创新的孜孜以求。每年的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20%以上!这家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大手笔投入,一度让业内外惊呼“不可思议”。
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和根本是人才,目前,凯实生物在嘉兴、上海、杭州都设有研发中心,共集聚了80余名优秀研发人员。为了招揽企业渴求的紧缺型人才,凯实生物董事长黄鹤专程奔赴高校集中的武汉开展现场面试。
作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领衔的制造业企业,凯实生物已拥有专利百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其研发的全自动标本处理系统和均相时间分辨荧光仪均填补了国内空白。
“今年上半年,我们的主营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1%。目前有多个在研产品同时推进,生产部门的订单情况也不错。”凯实生物办公室主任周昕说,该企业已拥有省首台(套)1项、“浙江制造精品”1项,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市级和省级首台(套)以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市级、省级首台(套)以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申报都有一定门槛,今年,我们先后参加了全市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推进现场会以及南湖区的培训会,听了省里、市里专家的解读和答疑,对关键指标的把握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平时,主管部门也会把相关政策通过电话、微信群及时告知我们,这些服务确实非常到位、非常有用!”周昕表示。
【成效】企业技术中心申报踊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市历来重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面向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以及建筑行业出台了相应的认定管理办法,并不断优化财政扶持政策。今年初印发的《嘉兴市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资金补助操作细则》明确,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给予15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
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33家。今年上半年,我市制造业企业创新驱动更加明显,规上工业新产品实现产值1978.7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高于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5.6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41.0%,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认定工作,是鼓励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推动企业首台(套)产品研发和生产,并出台了首台(套)保险政策,为企业开拓市场保驾护航。
不久前印发的《嘉兴高质量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明确提出了“222”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即到2021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000亿元,认定国内、省级、市级首台(套)产品200个,建设智能制造重大专项20项。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无论是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还是市级首台(套)申报,我市企业都非常踊跃,申报数量双双创下新高。
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共有181家企业申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比增长25.7%;158项产品申报市级首台(套),同比增长30.6%。此外,全市还有40家企业参与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复评。
“经全市范围的现场培训、辅导,企业申报材料的规范性有明显提升。目前,我们正抓紧时间组织专家开展认定工作。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今年的申报工作刚刚告一段落,从申报情况来看我市企业也非常积极踊跃。”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来源:嘉兴日报 宣传处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