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能力,这里也有市场需求,所以我们来了。我希望能把当地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农民轻松地从事农业生产。”沙雅县钵施然智能农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更做成功了。
陈勇来自嘉兴,是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的董事长。10年前,经新疆和嘉兴的领导干部牵线,他去往新疆考察农机的市场需求。一到新疆,他就被那里农民辛苦的采棉情景感染了。新疆的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85%以上,但是种植、采摘的方式与发达国家相比很落后,机械化程度很低,主要靠手工。那里的棉花只有80厘米左右的高度,棉农需要弯腰90度才能采摘到棉花。在新疆调研时,陈勇亲自体验了采棉花的辛苦,只采了半个小时,就感到腰非常难受。这更加坚定了他要前往新疆创办企业、为新疆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做出自己一份贡献的决心。
一开始,他在北疆创办了企业。在前六年的时间里,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每年为北疆这家企业投入一两千万元做研发、测试,没有一分钱的销售收入,可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徘徊。初心不改,坚守使命。随着研发的深入开展,成效日益明显,在北疆办企业的第七年,陈勇的企业终于成功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如今,他的企业已拥有播种机、犁地机、采棉机等各种机器设备,有力推进了棉花全产业链的机械化作业。
去年,在嘉兴援疆干部和沙雅当地政府的招引下,陈勇决定前往沙雅再创办一家企业,为对口支援地的发展尽一份力。从开工到投产,沙雅县钵施然智能农机有限公司仅仅用了5个月的时间,高性价比的机器设备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
陈勇指着企业里一台台大型的采棉机介绍:“我们有三头、五头、六头的采棉机,一台六头的采棉机在一个采摘季可以至少采摘一万亩棉花。农民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采棉了。”让陈勇更为自豪的是,自己这些机器的性能不输国外进口的机器,其价格要比进口的机器便宜近一半。
曾经,因为进口机器价格太贵,新疆的农民望而却步。如今,钵施然的机器给农民们带去了希望和好运。“购买我们的机器,农民们在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内,就可以收回购买的成本。”也因此,钵施然的机器供不应求。
采棉,这项曾经让新疆农民惆怅、辛苦的工作,因为嘉兴企业、嘉兴企业家的前往,让他们解放了双手、舒畅了心情,过上了更高质量的生活。(宣传处、嘉兴市湖北商会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