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海盐企业规模普遍较小。2012年,海盐企业产值超过50亿元的数目为零。近年来,海盐县加大招商选资和企业培育的力度,“大块头”企业逐步涌现。2014年,海盐产值超50亿元企业达到3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127家。
海利集团产值3年翻番
2012年产值仅有24.4亿元,2013年达到34.01亿元,2014年实现产值54.9亿元,这就是浙江海利集团交出的近3年发展成绩单,海利集团由此成为2014年海盐企业50亿元产值“俱乐部”里的一名新秀。数字背后,正是企业跨越式发展铿锵有力的步伐。
年加工20万吨再生聚酯瓶片和年产20万吨再生长丝项目在海利循环产业园的先后投产,是海利集团能跻身50亿元企业行列的主要原因。产业园的规模、技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海利集团由此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用再生聚酯瓶片直纺异截面全牵引FDY丝、复合丝的企业。
企业不仅规模壮大了,在“两化融合”、“机器换人”、能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同样达到非常高的水准。海利循环产业园利用8万平方米的空置屋顶,建设5.1MW的光伏发电项目,可供园区25%生产用电。水资源也得到了循环利用,通过建设国内最先进雨水收集、废水处理、中水回用系统,95%生产用水可循环利用,每年可减少污水排放45万吨。在设备方面,遵循“两化融合”和“机器换人”的智能化技改原则,投入5000多万元引进全球领先的全自动生产车间,自动落纱、落筒,全自动包装运输,现代化仓储等机器人系统,可省劳动用工60%,劳动强度得以降低。
政企合力培育大企业
“在海利集团发展过程中,政府在企业用地、落实相关补助政策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不少服务。”海盐县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海盐通过出台鼓励政策、推进“三名”工程等措施加强大企业培育力度,并取得显著成效。除海利集团外,浙江协和首信钢业有限公司和吉安集团有限公司的产值也于近年突破了50亿元大关,2014年两家企业分别实现产值70.2亿元、50.1亿元,同比增长16.8%、0.1%。
为培育大企业,海盐县近年来以“三名”工程建设为载体,先后出台《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海盐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的通知》等多项政策,在“十二五”期间,每年统筹安排1.5亿元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少于8000万元,鼓励大项目大投资,实施大企业倍增计划。2014年又出台了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机器换人”和光伏发电。
企业要做大,企业的“掌门人”首先要有高素质。近年来,海盐县大力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提升工程,每年都组织大量面向不同企业、不同管理岗位的人才培训活动。2012年至2014年,海盐已经连续3年举办战略强企总裁高级研修班,共组织140多名学员赴清华大学参加培训。不同规模、面向不同企业的培训花样繁多。在2014年,海盐培训各类企业负责人超过2500人次。
政府与企业的合力之下,海盐企业近年来体量不断增大,“大块头”企业在经济生活中开始“唱主角”。2014年,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了127家,数量之多为历年之最。企业上市数量也日渐增多。2014年初,友邦吊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交易。截至目前,海盐有一家企业在香港上市,另有力源环保等3家企业挂牌新三板,云广印业等3家企业挂牌省股交中心成长板。 |